首页
|
标讯
|
全过程工程咨询
|
资讯
|
电子交易
|
教育
|
信用
|
政策法规
|
金融
|
专题
|
市场主体
|
行业大数据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搜索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十月79家供应商违规失信 恶意低价竞标恶果显现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今日招标采购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10月的违规失信供应商名单,有79家供应商受到处罚,受到处罚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是供应商中标后无故放弃中标资格,不与政府签署供货合同。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在于供应商无底线的恶意低价竞标的结果,比如有一家供应商参与了台州第一技师学院产教融合众包系统采购,这个项目的预算为30万元,但是该供应商报价仅为8万元,得以中标,但是中标之后该供应商无法用这个价格供货,于2024年7月1日以书面形式向采购单位提出因报价错误而放弃中标资格,拒不与采购人签订采购合同,但是这个理由无法成立,于是被除以罚金并一年禁止参与政府采购。
另一家供应商在参与一个150万元预算的向社会购买车辆施救停放服务项目(重)项目竞标中,以116万获取中标资格。获取中标资格后当事人认为中标价不能满足公司的运作,故不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另外一个违规问题还是虚假材料,在温州的一个项目中,评审专家发现一家供应商的的商务技术响应文件第46页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关键信息模糊,疑似有修图痕迹。在相关部门温州市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查实,该供应商参与社保的人数与他们申报的人数相差三分之一,构成了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情况。
另一家供应商则是在检测报告上动了手脚,采购人在复查检测报告时发现投标中提交的船外机的检验检测报告的部分数据与通过扫描该报告二维码下载的检验检测报告的数据不一致,于是约谈该企业调查,结果该企业联系检测机构将检测数据进行了改动,采购人向财政部门反映,财政部门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取证最终证明供应商提交了虚假的检测报告。
由此看来,虚假材料之所以大行其道,还是在于采购部门和检测机构、社保机构存在信息壁垒,无法第一时间获得真实信息辨别真伪,未来还是应该大力建设数据互联互通机制,让虚假材料无所遁形。
免责声明:
引用内容会标注来源,仅为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排行榜
新疆下半年预计建成公路超2000公里
知情告知书公告(李平)
知情告知书公告(杨培英)
4
浙江省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贯解读活动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5
知情告知书公告(吉亚力)
6
知情告知书公告(崔亦斌)
7
山东成武:首例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圆满完成
8
济南市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9
持续深化“双盲”评审改革 河北省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
10
“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 央行明确下半年七方面工作重点
标讯
资讯
信用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