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广州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收费标准(试行)》在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发布,正式启动探索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践路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正率先打造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创新模式策源地,将沉睡的公共数据资源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治理、激发社会创新的核心生产要素,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广州目前已推动38个登记主体在国家、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公共数据资源超260项。
全国首份城市级收费标准落地 流通利用更繁荣
《收费标准》既立足公共数据的公共属性,又兼顾市场规律,明确“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有条件无偿使用”;同时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创新设置“基础技术服务费+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调用费”双维度分项收费模式。广州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结合算力、存储等资源使用、产品数量、服务次数、数据调用量等因素,制定了试行收费标准。基础技术服务费按年收取且上限固定,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调用费基于数据调用量进行阶梯递减式累进计价;同时结合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能力,对市场主体使用的具体产品形式、产品数量、数据调用量等进行精准匹配、计量、计费。”
公共数据实现“快申速审” 供需对接更高效
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已公开5000多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目录信息,数据商注册后可查阅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关键目录对应仿真数据,快速掌握数据状况,开展数据应用分析等工作。
接下来,运营机构可快速“转译”数据商对于公共数据资源的应用需求,基于市政务大数据中心与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的高效贯通,实现公共数据使用“快申速审”。截至目前,已完成超50个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利用申请审核。
数据产品采取“合规审查” 数据流通更安全
运营机构与数据交易机构的平台、数据、合规体系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保证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交易的可追溯、可审计,也为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形成公允价格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继全国首发热线系列数据产品后,广州数据集团开发的“公积金智贷”“商保核保数据产品”等12款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已经在广州数据交易所数据产权登记服务平台进行公示。
广州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累对全省近百款公共数据产品的合规辅导与审查经验,总结沉淀了公共数据产品审查的系列合规要点,为此次公示的12款公共数据产品完善合规材料、顺利通过省数据资产合规委员会的合规审核提供了借鉴参考的价值。
下一步,广州将持续聚焦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先行示范建设,围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的引领带动和创新引擎作用,围绕民生服务、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持续打造一批实用价值高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动应用场景从点状示范走向规模应用,支撑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国家试点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流通利用服务生态链,激发城市创新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