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可行性,吸引更多全球要素进入中国市场。
何亚东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在种业、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证券、银行、保险、职业培训等众多行业、领域取消或放宽了外资股比限制,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外资项目的落地,得益于中国开放水平的提升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谈及下一步在持续扩大市场开放方面还有哪些举措,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可行性,吸引更多全球要素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商务部还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努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预计未来将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进一步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吸引高质量外资、技术、管理经验等全球要素进入中国市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陈建伟表示,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可能受影响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职业技能教育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例如,放宽外资在一些金融领域的持股比例限制,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放宽外资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和药品等领域的准入限制,推动医疗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放宽外资在影视、音乐、游戏等领域的持股比例限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此外,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可能受影响的行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链,生物医药等。通过引进高水平外资和先进技术,鼓励外资参与中国的高端制造和研发,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看来,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缩减至31条,其中涉及对外资股比限制的措施已不多。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和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外资股比限制有可能放开,医疗机构限于合资这一要求也有可能会放松。
此外,何亚东在回答“德国相关机构研究表明,尽管经济环境收紧,德国仍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流向中国。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这一提问时介绍,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至8月份,德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21%。
从更大范围来看,何亚东9月14日曾介绍,2018年,美国和欧盟实际对华投资合计为744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86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了15.6%。商务部9月15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英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荷兰、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32.6%、111.2%、105.6%、59.2%、25.3%和20.8%(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广大外国投资者继续选择中国、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刘萌)
【责任编辑:刁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