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位置 返回首页 行业聚焦 中共中央 国务院: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公告内容

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公平、公正、客观展示信用及认证评级结果,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宏网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联合推出“全国信用和认证信息公示平台”。


用户可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或访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公示”栏目,办理、查询相关信用和认证评级并接受社会监督。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对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方向、任务和举措进行系统设计,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行动指南。《意见》提出国企改革、公平竞争、要素市场化配置、宏观经济治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型开放、法治体系建设等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


重点摘录:

意见指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市场规制体系,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全文摘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20年5月11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二)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

(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一)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

(二)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五、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

(一)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

(二)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

(三)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

(四)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

(五)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

(六)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

(七)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全过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市场规制体系,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六、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三)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一)完善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体系。

(二)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

(三)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四)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


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健全改革推进机制。

(三)完善改革激励机制。



来源: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