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流程无纸化、远程异地等电子招标方式已成为招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流趋势,而招标投标行业对于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尚无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以中国石化承担的国家档案局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试点为例,系统总结试点项目实施思路、方法和路径,并对招标投标文件单套制归档进行思考,为招标投标行业实现规范的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提供借鉴。
一
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现状分析
(一)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重视不够
招标投标资料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的档案组成部分,应当按照《档案法》《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等法规要求实施管理,电子文件档案应当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对招标投标电子归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像保存一般文件一样保存在服务器就可以了,对于数据是否符合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要求也不够重视,电子技术保障不够,对于电子档案是否符合长期管理规划不够,给招标投标行业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健康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招标投标电子归档缺乏统一的归档标准
招标投标行业全流程无纸化电子招标发展迅速,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各业务环节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技术规范设计,基本确保了业务流程完整、可追溯,但对招标投标后的电子归档研究不够,行业缺乏统一的归档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等。《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第四十九条只规定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应具备电子归档功能,但未对归档管理标准、流程和规范做进一步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基本通过对已有资料打包保存或更改文件状态的方式实现招标投标档案归档,但是这种方法与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要求不相适应,对外法律效力属于自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对电子归档元数据技术标准落实不够
电子归档对于元数据的产生、存储、不可篡改性有要求,这是电子档案单套制法律效力的技术要求。由于电子文件能够编辑、内容易篡改,以及招标业务操作系统具有回退功能,如何确保电子文件归档元数据的真实性,如何确保其凭证价值,是电子招标投标平台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四)电子文件在招标投标业务系统储存影响系统运行稳定
随着电子招标的推进,招标项目越积越多,存档资料会以指数形式增加,系统储存容量不足将影响平台的稳定运行。平均每个投标文件容量在300~800兆之间,按照档案保存30年计算,将是巨大的存储量。如果存档不导出而是直接存储在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系统中,将会严重影响电子招标投标平台运行效率。
二
实施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电子档案单套归档试点
2020年3月26日,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设立30个电子文件归档试点项目,中国石化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系统文件归档成为招标投标领域唯一试点单位。按照试点要求,中国石化组织了档案、信息、招标等管理部门联合团队,组织实施试点项目推进工作。试点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招标采购电子文件形成、办理、传输、存储、归档、移交、利用、处置、检查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制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完善物资招标投标系统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归档、管理、利用等相关功能,对试点项目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为其他业务系统单套制电子文件归档提供经验和参考范例。
(一)试点信息化基础
1.物资招标投标电招平台建设情况
物资招标投标电招平台于2015年4月上线,实现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全流程电子招标,满足框架协议招标和单项招标的业务要求。2017年8月取得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三星级认证证书。2020年1月起,开发了电子文件“一键归档”,即招标业务员在招标项目完成后,通过点击“批量预归档”对标段中已经产生的文档进行拉取汇总,核对后单击“点击生成”形成电子文件归档。
2.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二)试点实施思路
在仔细研究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管理对元数据管理、交接规则要求以后,对照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电子文件单套制管理思路,细化电子档案管理颗粒度,将电子招标投标档案从按件管理转变为按卷管理;提升电子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保证安全可追溯;提升归档接口功能,增强归档业务监控能力;优化交接流程,实现在线归档移交;在前端系统增加“四性”检测措施,加强前端控制。
(三)试点实施
1.针对性升级完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
2.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开发
(四)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管理实施效果
2022年7月21日,中国石化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国家试点项目通过了由国家档案局组织的验收,标志着试点目标全部完成,实现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管理。已完成招标投标电子档案215卷、电子文件存储量约75GB。
三
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实施主要经验与思考
(一)“四性”保障是实现电子归档的基础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最重要的不同是对“四性”的保障管理,系统建设与改造的重点都是从“四性”保障着手。在招标投标业务系统,对电子文件产生的元数据制定一定的规则标准,增加时间戳和CA签章,从而保障元数据的真实性。在传输给档案系统时,两个业务系统均进行“四性”检测。“四性”检查通过系统和自动检查的方式进行,业务系统从结构化数据存储中采集数据,按归档文件版式生成PDF格式文件归档,或者将doc、xls、sep等非归档格式文件转换成PDF格式文件归档,两种方式都可能会造成数据损失,很难做到对每个电子文件、每页内容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检查,很难做到对归档电子文件100%检查。从目前业务看,仍然需要人工对“四性”进行抽查。
(二)从源头保证电子档案可使用
为保障电子档案的可用性,一般需要将电子档案转为PDF或者OFD格式存储,且需对电子档案进行密码解除处理,不得设置密码。这样就解决了电子招标投标文件依赖特定的电招平台才可以打开的问题,对于当前部分平台直接以特定格式进行电子归档,只有依赖特定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才可以读取解析是不符合要求的。
(三)需要支持纸质材料补充归档
由于招标业务的特殊性,不可避免会有纸质材料出现,如异议投诉相关材料。在建设系统时,充分考虑这一需求,系统支持将纸质文件扫描上传,与电子归档编号关联,支持系统查询应用。同时,纸质归档与电子归档号关联。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指的是对于以电子交易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只保留电子文件格式的归档方式,并不排斥纸质文件的归档,相反,应当有机结合,共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四)采用云存储和异质备份
非结构化存储中心基于中国石化云平台建设,每个组件都是集群化部署,无单点故障,具备数据一致性自校验机制、集群自愈能力,数据存储可靠性高;系统底层实现自动一式三份,三份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物理介质(磁盘)上,数据分块存储、服务吞吐能力强,支持G级数据传输管理,同时配以蓝光存储及数据巡检技术,通过系统自动和人工参与方式,确保电子档案长久保存。中国石化正在筹建灾备中心,电子档案和档案长久保存数据包,生产和灾备中心各一份。当系统内数据由于突发原因损坏、丢失、篡改时,确保电子档案安全、可用。
(五)电子文件档案的利用
用户申请在线借阅文件,用户和审批人员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环节进行身份认证。用户在线浏览档案文件时,系统实现在线浏览添加数字水印,实现文件的溯源。用户离线借阅档案文件,文件加密,通过电子文档阅读器、个人数字证书,实现电子文件的离线使用权限控制。用户已经下载的电子档案文件,通过区块链技术校验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电子档案利用流程,进行详细日志记录;针对线上申请、线下查阅纸质档案的流程,进行日志记录。
除上述经验以外,对招标文件电子文件归档还有以下两点思考,以供借鉴。
四
结语
通过本次试点工作,中国石化物资采购招标投标档案实现电子文件单套制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结合物资采购招标投标文件从电子文件生成、流转、归档到利用的全过程电子化的实践,新增和修订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编写了管理规范5项、技术规范3项,为物资电子招标投标实现单套制管理提供了范例。从招标行业来说,实现电子文件归档单套制管理运行,将有效提升业务系统的归档质量及管理水平。当前,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正在组织编写电子文件归档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必将为招标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林春强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第2期